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ENGLISH
 
 
 
首页   简介   成员   成果   资源   留言   图片   公告
 
消息
消息 
 
   
 

QQ:965620039
QQ:807974030
MSN:
12345@hotmail.com
12345@hotmail.com

 
消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息
 
更新日期:2020/8/18   浏览:2180

 

“小冰期以来东亚季风区极端气候变化及机制研究”项目年会暨课题进展中期检查会召开

  202081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小冰期以来东亚季风区极端气候变化及机制研究”项目年会暨课题进展中期检查会在线召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翟盘茂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志红教授、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高级研究员王小兰博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巢清尘研究员,以及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国家气候中心有关管理专家,作为咨询评议专家参加会议。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的课题组人员及学生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任国玉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两年来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四位课题组长分别介绍了各自课题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咨询评议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和各课题研究进展汇报,围绕项目和中期考核指标,对各课题的报告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肯定了两年来项目取得的重要进展,并针对未来研究聚焦方向、项目亮点成果的提炼以及具体技术路线调整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小冰期以来东亚季风区极端气候变化及机制研究”在项目全体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下,克服今年初以来新冠疫情造成的严重困难,在多个方面获得了若干可喜进展。 项目组成员收集和整理了研究区已公开发表的古气候、器测、CMIP5模式数据;开展了古气候样品和数据采集,对已有代用和模式数据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开展了极端气候事件对社会影响的个例研究,重建评价了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和1849年长江中下游大水的社会影响;应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重建了1876-1879年(丁戊奇荒)事件的演化路径、粮银调拨及流民迁徙的时空过程;完成了早期观测资料拯救、数字化工作,初步建立日气温、气压数据集,并发展了气温、降水资料插补和偏差订正方法;发展了固定阈值归因方法,对东亚和中国地区极端气温、降水变化的人为驱动因子贡献及其自然因素影响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研制完成了东亚地区早期登陆台风客观识别技术方法。项目组织召开了项目和课题年度工作、学术会议,以及“区域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学术研讨会”和ACRE CHINA国际研讨会等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项目累计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41篇,高影响(一区)论文20余篇;制定行业标准草案1项,获批国家软件著作权4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项。项目成果部分被IPCC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和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引用。

  项目还锻炼培养了一批中青年科技人才。课题骨干1人作为CLA协调完成了The Hindu Kush Himalaya Assessment评估报告一章,1人作为LA参加IPCC第六次报告编写,1 人作为LA参加UNFCCC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编写;第四课题组长孙颖研究员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培养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10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7名。

 

http://ncclcs.ncc-cma.net/upload/userfiles/20200824133028.png

 


返回
 
安全联盟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版权所有: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课题组   京ICP备12345678号   设计制作:无忧网络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