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to favorite Make Home Chinese
 
 
 
Homepage   Introduction   Member   Achievement   Resources   Message   Picture
 
 
成果
学术论文
专著文集
学位论文
科技报告
科普文章
会议论文
最新成果
 
   
 

QQ:965620039
QQ:807974030
MSN:
12345@hotmail.com
12345@hotmail.com

 
科普文章 Your location:Homepage > 成果 > 科普文章
 
更新日期:2015/5/20  浏览:1373

 

 

海洋财富网>> 领军人物>>海洋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孜孜以求探索未央>>正文内容

孜孜以求探索未央

来源:郭起豪  发布时间:2015-05-20 22:10:4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今冬会遭遇 ‘千年极寒’”,2010冬季这一最流行的预言一经传出,囤积御寒物资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但是,中国气象局权威专家果断地宣布“‘千年极寒’说毫无科学依据”,让这一传言落空,捍卫了我国在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话语权。

事实上,反驳 “千年极寒”之说,不是靠气候专家的一时之勇,而是我国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深厚积淀的反应。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基础性科技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赢得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多。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国气象局时专门听取了气象专家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要加强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对国家粮食、经济、能源、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和应对工作,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

检测和归因 筑牢根基

作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和归因研究工作,气象人很早就开始通过承担国家科技支撑 (攻关)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等科技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

“全球与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和预测”,是“十五”期间我国开展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一课题探寻了我国气候变化的基本历史事实及其可能原因,评价了人为因素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信号,并提出在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全球和中国区域未来50年、100年的可能气候趋势,为我国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政策研究提供了基础科学信息。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气象部门继续承担了有关区域气候变化检测和预估的研究,在城市化对地面气象观测记录的影响、历史和现代极端气候事件演化规律、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影响以及全球特定升温情景下中国气候变化可能趋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研究员任国玉告诉记者,在过去几年里,气象部门对我国近1000年、100年和50年主要气候要素均值和极值变化序列进行了增补,进一步理解了城市化和局地人类活动对中国地区地面气温、平均风速和降水的影响偏差,为提取区域性背景气候变化信息、检测区域尺度气候变化信号奠定了基础。

突出对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监测、检测研究,是近年国内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特色。我国气象部门强化重点,推进了全国以及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区域极端气温、强降水变化规律研究。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高温、低温、暴雨、干旱、台风等五种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技术和指标体系;分析了极端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时空分布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初步建立极端气候事件动态监测、定量化影响评估、预警系统和灾害风险综合管理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等编写中得到较广泛应用。

今年9月,国家973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引人瞩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称,该项研究不仅对中国大气气溶胶理化、光学特性分布和变化有了比较准确与系统的认识,还定量区分出排放源和气象因素对气溶胶形成的贡献。

“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与归因研究是气候变化科学的基石。”任国玉表示,尽管有关气候变化检测和归因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目前对于全球和区域气候变暖的程度与原因,了解仍然不够完善。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归因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

模式和预估 探索未来

气候系统模式研制和气候变化预估,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气象专家始终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一个信念——找到预测未来气候的“钥匙”,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1996年,科技部批准立项的国家 “九五”攻关项目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被列为国家16个重中之重攻关项目。随后,我国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正式启动运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利用气候预测模式发布气候预测产品的国家之一。

“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是该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建设,已成功地研发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我国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国家气候中心利用该模式开展了不同情景下气候变化趋势的预估工作,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了中国的模式预估产品,并加深对全球及中国未来50100年气候变化的认识。

如今,我国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已按计划有序进行。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根据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的需求,我国已重点开展了在AR5典型浓度路径下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模拟和分析,并将模式移植在中国气象局新购置的神威高性能计算机,进行了IPCCAR5的大量模拟试验和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化试验。

不仅如此,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制与评估”项目已于今年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建立高分辨率全球大气环流、海洋环流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建立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评估标准。项目研究成果将参加相关国际模式比较计划。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张先恩认为,该项目完成后将会提高我国气候系统模式整体性能,为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开展环境外交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咨询建议。

作为对未来气候变化进行定量的有效工具之一,气候模式取得了飞速发展且空间巨大。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应重视开发复杂的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开展气候模式的相互比较和历史气候的模拟研究,提高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及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以及气候突变的模拟能力,减少气候变化预估的不确定性。

减缓和适应 科学应对

在多变的气候面前, “纸上谈兵”是不够的。中国气象专家不仅在认识气候变化规律、识别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而且在开发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制定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任国玉告诉记者,进入21世纪以后,气象部门还加大了气候变化对主要脆弱领域影响及适应技术和措施、极端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影响及适应技术和措施、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与评估,开展了区域和典型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报告的编写,为国家和地方科学适应气候变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西南干旱等重大灾害后,气象部门不断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灾的技术措施研究,建立相应的预测预警和适应技术、对策与响应机制。地方气象部门通过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对各类敏感脆弱区影响的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研究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及脆弱性研究方面,气象部门结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开展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研究;结合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开展了 “三峡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水库周边气候立体监测,以及气候变化对我国大中型水库水资源的影响和水库对局地气候的反馈评价工作;评估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我国 “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能影响等。

2009年,中国气象局已发布《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要求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为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等提供服务,以提高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风能、太阳能的调查、评估和监测工作同样是气象部门落实减缓气候变化措施的 “科学力量”。 2010年年初,我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取得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已经为风电规划、风电建设项目立项的基本依据,对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中国气候变化科研近些年来取得不少进步,并为中国的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对此,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持相同看法, “中国在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领域已非常活跃,正在通过科学研究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

目前,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不论是谈判代表的每一次争取,还是谈判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都离不开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坚强支撑。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气候变化科学仍是典型的发展中学科,由于当前科学水平的限制,无论是对过去气候变化的检测,还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国气象科学家惟有知难而上,攻克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才会更有力。

 

 

http://www.hycfw.com/Article/76890

 

 

 
 
  All rights reserved: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RenGuoYu perovskite-typ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Beijing ICP prepare:12345678number    design:cnitc
Address: Beijing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46 number   Phone:010-68406408
You are   visi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