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 to favorite Make Home Chinese
 
 
 
Homepage   Introduction   Member   Achievement   Resources   Message   Picture
 
 
成果
学术论文
专著文集
学位论文
科技报告
科普文章
会议论文
最新成果
 
   
 

QQ:965620039
QQ:807974030
MSN:
12345@hotmail.com
12345@hotmail.com

 
科普文章 Your location:Homepage > 成果 > 科普文章
 
更新日期:2022/7/22  浏览:1301

 热到爆炸 地球疯了吗

 

什么能让巨头“翻车”?7月19日,谷歌和甲骨文在英国伦敦的数据中心遭遇“宕机”,储存海量用户数据的云服务与众多在线服务下线。

两大巨头想不到,它们的对手不是其它公司,也不是黑客。“这是与冷却器有关的事故。”两家公司给出相似的解释。

甲骨文公司解释,冷却器是在超过其设计上限运行时,发生故障。伦敦数据中心因此温度攀升,触发了服务器的保护措施而断电,使部分互联网服务下线。

打败精密机器和人类智慧的,是蔓延北半球的极端高温。

7月19日当天,在英国这样一个通常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20℃的国家,多地录得有记录以来的史上最高温,伦敦希斯罗机场观测到英国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0.2℃。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8日,英国伦敦,在炎热的天气中,一名警察在白金汉宫外给一名戴着传统熊皮帽的英国士兵浇水

热浪也在欧洲西部奔涌。

葡萄牙卫生总局局长弗雷塔斯透露,从7月7日到18日,葡萄牙因高温丧生的人数已经升至1063人。法国卫生和疾病预防部长18日呼吁,医院应对高温就医人员的工作“已处于饱和”,建议民众减少外出、常饮水、避免消耗体力。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任国玉告诉南风窗,今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出现的夏季高温热浪,与常年比有些异常,欧洲西部的表现更为异常。

高温同时侵袭亚洲多地。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全国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河北灵寿、藁城、正定和云南盐津日最高气温达44℃以上。

7月以来,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出现不止一起死亡案例。

今年为什么那么热?

西班牙马德里,气温持续飙升,工人们在太阳门广场的脚手架上工作

极端高温背后涉及复杂的天气气候系统变化,气象学家仍未完全达成共识。但一个共识已经形成:全球整体变暖的趋势下,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多,强度将不断加强。

高温“海啸”

今年夏天能热到什么程度?有南京的网友发现,家里的蚊子变少了。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所所长褚宏亮回应媒体时介绍,根据监测,2022年江苏省3月至6月蚊虫同比密度更低。“这主要是因为蚊虫离不开水体,但近期雨水比往年偏少,气温也比较高,这些都是蚊虫孳生繁殖的不利因素。”

蚊子无法存活的高温少水环境,也让植物倍感煎熬。7月11日,杭州一棵梧桐树自热冒烟,现场甚至散发焦味。直到消防员将水枪拖到树顶,从冒烟的顶部灌水,喂饱了水才成功给树“熄火”。

中国气象局将35℃作为高温的“坎”,日最高气温超过35℃,即高温天气。高温天气如果持续3天以上,即定为“高温热浪”。

以这样的标准放到2022年,热浪已经可以称为“海啸”了。国家气候中心7月15日宣布,自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2022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影响大。截至7月12日,高温天气已持续30天。

任国玉告诉南风窗,我国今年的极端高温主要出现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放至北半球来看,出现在欧洲中西部、美国中西部和东亚副热带地区,后者还包括韩国和日本南部。

德国吕能,炎热的夏日里阳光明媚,一片枯萎的南瓜田

“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任国玉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异常强盛,是造成东亚地区多地炙热的“元凶”之一。

副热带高气压带(以下简称:副高)位于南北纬20-30度附近的副热带地区。其控制下的大气盛行下沉气流,带来少云、干燥、太阳辐射强的炎热天气。

“在欧洲,大气中下层出现西部低压、东部高压的异常组合图式。来自北非沙漠的干热空气大举入侵中西部欧洲,造成欧洲西部罕见高温热浪。”任国玉分析。

在正常年份,由于地中海、青藏高原和落基山脉三个地区的“阻隔”,北半球被分割为三个副高带:北大西洋副高压带、伊朗高压和北太平洋副高压带。通常情况下,东亚副热带地区被北太平洋副高压带控制,欧洲西南部则被北大西洋副高压带控制。

异常的是,2022年的夏季,伊朗高压克服青藏高原的阻挡,与北太平洋副高连通,同时,北太平洋副高和大西洋副高越过落基山脉连通。三大副热带高压环绕北半球,引发大面积的高温热浪。

与高温热浪相伴的是,北纬30度附近雨季缩短。在日本南部,雨季通常从6月持续到7月中旬。但2022年雨季平均天数只持续了21天,足足短了三周。在中国,长江流域“梅雨期”缩短,降雨量明显偏少。

英国伦敦,一名女子坐在特拉法加广场的喷泉旁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春在表示,造成雨季偏短很大部分原因来自季节性气候“拉尼娜现象”。

“6月梅雨期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主要的降雨带位于华南地区,长江流域的降水偏少。而到了7月,随着太平洋副高的北抬,长江流域又受到偏强副高的控制,降水也呈现出偏少的状态。”王春在告诉南风窗。

这一季节性气候是由于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大洋表面温度大降,导致气温和降水巨变,从而加剧不同地区的干旱和洪水。6月10日,世界气象组织通报称,拉尼娜现象很可能至少延续至8月,北半球可能持续到秋季和初冬。

任国玉告诉南风窗,受拉尼娜影响,“今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偏西,持续控制东亚副热带地区,造成长江中下游、韩国和日本南部主雨季降水偏少。”

雨水同时还有降温的作用。任国玉介绍,由于地表水和土壤水具有更高的比热容,可以吸收大量热量,同时又通过蒸发散发消耗一部分热量,因此,今年夏季降水减少的区域,近地表的空气被进一步加热,气温会异常偏高。

脆弱的人类

气温是衡量热感的一大标准,却不是全部。气象专家指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热的感觉都不同,这直接影响了防范极端高温的办法与角度。

王春在告诉南风窗,除了高温之外,还要警惕复合型热浪的危害。

研究表明,近年来温度高,湿度大的复合型热浪事件发生次数大量增加。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湿度增加会使人体的蒸发减慢,热量不易散发,身体的调节功能更易失衡。

西班牙马德里,一名男子在街头饮水

国家卫健委曾表明,经典型热射病会在没有发生剧烈体力活动时依然发生,主要成因是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

在民间,人们用“蒸桑拿”形容这类湿热天气。湿度更高的南方地区是这类天气的受害者。中国天气网近日盘点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桑拿天日数发现,“焖蒸”十城全部位于南方,其中,上海(徐家汇站)的桑拿天日数高达8.8天,为“焖蒸”之最,南昌和广州以8.6天和7.9天分列二三位。

不同地区对热的感触不同,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不一致。从世界范围看,没有习惯炽热仲夏的欧洲西部等国家,应对热浪的经验明显不足。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欧洲的家庭空调普及率不足5%,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的近90%、中国60%的空调普及率。目前,经济发达的德国、法国和英国的家庭空调配备率分别为3%、5%与5%,连较为炎热的意大利配备率也仅为7%。

世界卫生组织7月23日表示,西班牙和葡萄牙均有超过1000人因高温死亡。当地时间7月24日,葡萄牙达到创纪录的47℃,大部分地区被该国气象局列为“高度火灾危险区”。

当地时间2022年7月18日,法国吉伦特省,一名消防员在拉泰斯特德比什地区的森林火灾现场浇水救火,法国紧急出动了更多的洒水机和数百名消防员来扑灭蔓延的野火

在英国,许多铁路线路因高温发生损坏。7月19日前后,英国中部和西海岸铁路大面积停运。

“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正常情况7月均温不到20℃。今年个别地点最高温达40℃,应该是非常异常的。”任国玉告诉南风窗。

“温度异常高,加之一般建筑物内没有降温设备,人们缺乏应对极端高温的经验,间接造成(西欧)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死亡。”他表示。

除了地区的脆弱性,不同人群之间暴露高温时的风险也不同。

现有研究发现,人体对高温的反应主要有两种方式:扩张皮肤血管和产生汗水。因此,在高温热浪期间,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死亡率更高。

法国巴黎,欧洲遭遇罕见的极端热浪,人们在特罗卡德罗花园喷泉旁乘凉

7月,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警告,新冠病毒易感人群也是最容易遭受热浪打击的人群。一旦热浪持续,将有更多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死于高温。

气象专家还强调城市化的作用。城市化的发展令“热岛效应”加剧。任国玉说,“城市本身会造成额外的增温,同时城区风速会更弱”。在同一次区域性高温热浪过程中,城市人群会比乡村人群感受到更强的负面影响。

人为的吗?

从科学角度解释史无前例的全球极端高温,一切似乎没有如此骇人和不可控。科学帮助人理解现状,同时提示人应对风险。但是,一个摆在面前不可逾越的问题是,是谁导致了自然气候的失序?是人类自己吗?

多项研究已经显示,以排放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氧化亚氮等)为主的人类活动,对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多、增强起重要作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显示,人类活动已经导致全球大部分区域夏季的平均气温显著升高。

瑞士西部,瑞士与法国交接河流“杜河”的一片支流河床干涸

王春在告诉南风窗,根据IPCC的数据,1850-1900年间五十年一遇的极端高温事件,现在平均每五十年内会发生4.8次。如果未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4℃,这种事件将平均每五十年内发生39.2次。

他曾领导团队深入研究2021年6月底至7月初北美西部发生的超级热浪事件。那时,加拿大和美国西北部纷纷录得破历史记录的最高温。加拿大录得最高温49.6℃,比该国上一次最高温纪录整整高出了4.6℃。

王春在团队的研究成果显示,大气环流异常引起的“热穹顶”对2021年北美超级热浪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异常的大气环流信号主要来自北太平洋和北极,并与北极极涡的异常活动有关。

但是,“除了自然变率以外,还发现人为因素对这次北美热浪事件也具有重要影响,”王春在和研究团队成员郑佳喻告诉南风窗。

当地时间2022年6月19日,西班牙马德里,天气炎热,市民在喷泉边降温

王春在介绍,气候变化可以由自然内部变率、自然外强迫(例如太阳辐射、火山)和人为外强迫三部分引起。“从长期来看,温室气体排放为主的人类活动不仅是逐日气温增高的主要原因,也会大幅度增加超级热浪事件发生的概率。”

任国玉说,极端高温反映出人类活动对气候正在产生明显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城市化,气候会出现各种空间尺度上的改变,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也会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化。

但是,他表示,自然气候变率也是造成年际到多年代尺度气温、降水波动的重要原因。一大变化是最近20余年北半球大气环流表现出与20世纪最后20年不一样的特征,“主要是高空西风环流的径向波动幅度变大了”。

这种高幅度的波动意味着,大气中水分和热量的南北交换更为强烈、频繁。因此,“冬季更容易产生低温寒潮,夏季更容易出现高温热浪,极端天气也更容易发生。”

可以预见的是,气候的极端与不确定性将长期伴随着人类命运。

“不测风云”共生共存,将成为萦绕每个个体的一大人生命题。

王春在说,团队的研究分析发现,“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减排措施,这种百年一遇的超级热浪事件在未来将变成常态,最终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态平衡。”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朱秋雨

实习生 黄泽敏

https://news.ifeng.com/c/8HzrCrJr0p6

 

 
 
  All rights reserved: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RenGuoYu perovskite-typ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Beijing ICP prepare:12345678number    design:cnitc
Address: Beijing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46 number   Phone:010-68406408
You are   visitors